他山之石

練習做兩件事 每年都出國還能荷包滿滿

撰文:郭莉芳

小蕙是我相交超過20年的好友,當年跟我一起在女性雜誌從菜鳥編輯做起,到了35歲已經是某女性雜誌的總編輯了。

小蕙不買名牌包,買衣服一件也幾乎不超過3,000元,年度最大筆的消費就是出國旅費,每次出國可以花掉7萬、8萬元或更多。她以「旅遊」做為犒賞自己工作辛勞的獎勵,花盡年度積蓄,回國後再繼續認真找工作,賺取下一次的旅費。

她幾乎每2年就換一次工作,因為她工作不為了追求什麼成就感,而是為了存旅費,例如這一趟要去義大利20天,預估要花10萬元,於是她只要存到錢,差不多就要離職了。

為什麼?首先是因為她的工作年資不到2年,一般的上班族很心酸的是,前3年的年假只有7天,而且要做滿1年,隔年才能放假,只有7天的假對小蕙怎麼夠?但在人力精簡的雜誌社工作,每個月按時出刊是不能不達標的任務,別說休假20天了,連要休個10天都會增加同事們與公司的負擔,小蕙也大器,不想讓公司為難,自動離職,公司再補新人,工作銜接順利,彼此相安無事。

很多好朋友超羨慕小蕙的人生,畢竟可以沒有經濟壓力,不必養小孩、養家、繳房貸,想去哪裡玩就去哪裡玩。但看在我眼裡其實很為她捏把冷汗,認識她這麼多年,即將邁向45歲的她存款數字只有幾十萬,而且在38歲以前甚至還一直背信用卡債。當然,透過旅遊,小蕙的人生比其他人多了許多閱歷,但她的荷包卻是阮囊羞澀,一直「胖」不起來。

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總覺得自己上班很辛苦、工作無敵累,你也認為犒賞自己沒有不對。這句話,我無法否認,但當你的犒賞行為超過了負擔能力,那就大有問題了。

什麼是負擔能力,就是不管你做什麼消費都不會影響你的儲蓄或是投資計畫,你不會因為今天去了一趟歐洲,儲蓄計畫必須因此從頭開始,或是之前做了一筆投資,不管賺賠,都得因此贖回當旅費。

小蕙其實也有意識到:錢總是存不住,每次碰面聊天總是會要我幫她想想方法。我只請她做兩件事:

方法1》把每一年的出國旅費訂上限

年年都得出國玩?沒問題,但是你不能放任自己年薪50萬元時,一年旅費就花了20萬元,更何況,出國那個月還等於零收入。我建議小蕙就以前一年的年收入為參考值,訂出10%15%的上限,例如年收入50萬元,年旅費就是5萬~75,000元。

剛開始她大呼:5萬元怎麼夠?但接下來我問了她,「如果你一年存不了10萬元,40歲的你只剩20年可以工作賺錢,等於到60歲,你的存款只有200萬元不到,如果你活到80歲就好,等於賺20年,養你未來的20年,你覺得你一年花10萬元夠嗎?」

一年花不到10萬元,如果在天龍國台北退休,肯定很難餬口。其實,這只是很簡單的數學,我也盡量簡化各種假設,這一席話讓小蕙徹底驚醒。

方法2》開始記帳

我身邊像是小蕙這一類的朋友不少,向來不記帳,也不會知道自己錢都花到哪裡去,以前在女性雜誌上班的友人多是屬於這一掛。

記帳說真的沒有想像中複雜,我自己的記帳方法就很簡單,重點是養成記帳習慣後,才能知道自己消費的流向。溝通了許多年,小蕙終於願意試著記帳,我安慰她:重點不是要你記的多仔細,萬一不小心漏了幾項也沒關係,最重要、最大筆的開銷記得記錄下來就好。小蕙對於我用傳統Excel表的記帳很無法認同,我建議她下載一款記帳App,因為電腦不會隨身攜帶,但手機一定會。

記了幾個月下來,小蕙跟我分享,其實也沒那麼難,每次吃飯就把這頓飯錢或飲料錢輸入一下,日子久了,一起吃飯的同事還會提醒我要開App記帳呢。重點是,小蕙記帳幾個月後,發現自己最大筆的日常開銷竟然是:計程車,一個月可以花掉好幾千元。

的確,從前聚會結束後,小蕙常常手一舉就是攔小黃,自從意識到自己貢獻給小黃司機很多收入後,她也下載了公車App,盡量搭捷運或公車。

40歲後的小蕙依然每一年出國,但她願意妥協到機票更便宜的國家度假,因為旅遊時間不長,也不必為了怕休長假而離職,工作年資得以延長,未來的休假天數也變更多。更重要的是,單身的她也擔心老後無依,真的只能靠自己,願意開始練習記帳,意外的收穫是讓她自己發現原來在某些項目上消費太多,進而修正自己的行為,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不用等到加薪那一天,當有自覺而改變,你也會跟小蕙一樣開始把錢慢慢存住。

《本文由Smart智富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