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買美股?因為它有四大優勢

美股

      最近投資美股的人越來越多,全臺灣金融機構的「複委託開戶人數」已於2020年10月突破200萬戶,創下新高。延伸閱讀:要怎麼開戶?手續費哪家便宜?

      美股有什麼好的?是該放棄臺股全力投資美股嗎?倒也不用。但是不妨瞭解一下美股跟臺股相比的四大優勢。

 

優勢一:美股較多「稱霸全球」的公司

      像是智慧型手機大廠蘋果、搜尋引擎大廠Google、信用卡清算龍頭Visa & Mastercard、運動用品大廠Nike、咖啡連鎖龍頭星巴克、電影巨頭迪士尼等等,相信隨便一數就能數出好幾家。

 

      稱霸全球的好處就是「能賺到全世界經濟成長的錢」。當經濟好的時候,我們一定會越花越多,不管是個人還是公司、不管是哪個國家都一樣,這就是人性。

 

      而當美股有更多「稱霸全球」的公司時,花錢就很難躲開他們。比方說如果全球越來越愛喝咖啡,那星巴克更可能跟著賺錢,因為它的店面多、遍及全球,所以更有機會捕捉到愛喝咖啡的趨勢;比方說當想刷卡買東西犒賞自己時,很難避開由Visa和萬事達卡負責清算的信用卡,因為全世界有80%以上的信用卡都由他們負責清算。

 

      這些稱霸全球的大公司們,總公司設在美國,生產卻遍佈全球。像臺股就有許多「蘋概股」、「Nike概念股」等代工廠,專門接蘋果或Nike等公司的訂單。

 

      那為什麼美國會有那麼多大品牌廠、甚至近幾年又能生出新的跨國企業?之後美國還會有下一間跨國公司嗎?這就要談到美股跟臺股相比的第二個優勢。

 

優勢二:美股較可能出現下一間Google

      這可以由近年來美國主導全世界的趨勢看出。像個人電腦興起的地方,是美國;網路、智慧型手機也是在美國開始發跡的;近幾年的社群和雲端等概念也是從美國開始;而手術機器人、隱形牙套等也是。

 

      並不是美國人天生較聰明,而是美國的商業環境更能孕育新的跨國企業。這背後的原因很多,我提出幾個面向給各位參考。

 

  1. 美國與歐洲相比,對勞工的保障較低。如果你會看美劇或美國電影,一定會看到「說裁員就裁員」的情節,毫不留情。這對員工不好,但企業主卻能有效節約成本或者淘汰冗員。 像波音在摔飛機之前,市占率一度超越歐洲公司空中巴士,股價漲幅也比空巴好得多,就是因為波音當時力行自動化生產,然後裁掉了一批勞工省人力成本,空中巴士就沒法做同樣的事。
  2. 美國法規較開放。以臺灣和美國的金融產業相比,美國是規定「不能做XXX」,沒說的都可以做;臺灣是「可以做XXX」,沒說的都不能做。如此一來,美國的金融公司要創新時只要注意那些不能做的就好,臺灣的金融公司卻要等政府核准後才行,這樣步調和靈活度臺灣都會差一截。
  3. 發達經濟體多是英語國家。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以GDP排名),中國排第二,而同樣以英文為主要語言的英國排第六、加拿大排第十、澳洲排第十四。

 

      所以只要有間新公司在美國開始賺錢,它除了美國自己這個大市場外,要擴張到英國、加拿大、澳洲也不會太麻煩(更何況加拿大就在美國正上方,還連在一起)。

 

      如果講經濟體太生硬,那可以觀察美國天后跟臺灣天后的IG或臉書追蹤人數。天后蔡依林在臺灣的臉書粉絲頁人數是200多萬,美國天后Taylor Swift卻是七千多萬,這就是英語國家人口的威力。

 

      那中國呢?蔡依林在中國的微博也有4000多萬人追蹤。雖然我們說同樣語言,而且他們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臺灣和中國並非盟友。因此對臺灣公司來說,要擴張海外市場會比美國公司更難,這也讓臺灣較難孕育下一個跨國企業。

 

      因此,投資美股更有機會發現下一個跨國企業。比方說在2013、2014年Netflix 剛進軍臺灣時買它的股票,就算不能一路抱到現在、享受它十餘倍的漲幅,但也有可能賺到其中一波。

 

      而美股這麼多大公司,也衍生出下一個優勢。

 

優勢三:美股大公司較多,股價較難被操控

      這是大公司內建的優勢,就像台積電也很難被操控一樣,因為他們的市值高,要操控股價需要大量的金錢,世界上沒有財團能操控像台積電這種規模的公司。

 

      雖然台積電名列美股市值前十大,但臺股市值第二名的鴻海市值卻僅有1.2兆臺幣,約400億美金,在美股中排名就很後面了。美股截至2020年12月7號時,市值第一百名是CVS Health,是美國的連鎖藥局龍頭,市值975億美金,是鴻海的兩倍多。所以如果你擔心股票被操控的話,倒不妨考慮美股,有更多市值破千億美金(約3兆臺幣)的選擇。

 

優勢四:美股財務資訊更透明

      這是美股的一大特色。臺股法說會大都開放給法人研究員或記者們參加,近年來雖有公司開始舉辦線上法說會,開放給一般民眾,但仍是少數。而如果新聞不報導、公司又不說的話,一般大眾很難知道法說會內容,更何況有些公司很少開法說會。延伸閱讀:3 分鐘帶你認識「美股超級財報週」!

 

      美股的法說會雖然也不開放給大眾參加,但會在法說會結束後兩到三天將逐字稿免費公開在網路上。比方說我想找星巴克的法說會逐字稿,只要用google搜尋「sbux earningcall transcipt」就可以找到了(sbux是星巴克的股票代碼),有些公司(如迪士尼)更會將錄音檔放到官方網站上,以防逐字稿出錯。

 

      另一個差別就是季報。美股跟臺股一樣,每一季都會公布季報(但美股不公布月報)。臺股季報多半只有財務數據,沒說明數字變化的原因,所以一般大眾如果無緣參加法說會,只好希望新聞能報導、或者打電話問公司了(但是公司不一定會接聽),而如果都沒有....,那就只能猜了。

 

      美股季報不是,美股季報除了財務數字外,還會附上這一季的大事。像是各財務數據背後變動的原因,或是公司最新的併購案等等;因此對想好好研究股票的人來說,美股公司提供了更多資料。

 

      不過,雖說美股有這四大優勢,但它還是股市,只要是股市就有風險。因此千萬別認為「投資美股就比較容易賺錢」而掉以輕心,仍然要小心謹慎才行啊。

 

永豐買美股更有7大優點,點我來看看!

 

《本文由StockFeel股感授權轉載》

永豐觀點注意事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