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市場前瞻: 生技展利多後,留意回檔風險

市場分析

國際生技展加持,生技股6月起逆勢走揚

      今年上半年(截至2022/6/30),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跟隨大盤連袂走低,下跌幅度達到20.7%,與標普500的20.6%跌幅相差不遠;不過就6月單月股價表現來看,NBI反而上漲了1.02%,標普500卻是重挫8.4%,生技股走勢相對突出,主要是受到6/13~6/16舉行的國際生技展(BI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的提振,由於新藥及疫苗開發持續受到矚目,短期給市場帶來題材。如果將時間拉長到7/31,年初至今NBI下跌了18%,仍高於標普的14%跌幅。(延伸閱讀:美股三大指數 ETF 比較,S&P 500、道瓊、納斯達克)

 

美國那斯達克生技指數走勢圖

美國那斯達克生技指數走勢圖

 

估值太高,生技展利多出盡

      從估值來看,NBI指數Forward P/E為歷史五年以來最高,顯示目前股價相對已偏貴;此外,從上圖來看,根據經驗,本益比快速衝高後,NBI接下來的漲幅都很明顯受到抑制;因此單從評價面來看,在生技股的操作上宜相對保守。

 

至於國際生技展帶來的行情,從歷史經驗來看,過去五年由生技展帶動NBI反彈的趨勢最長不超過三個月,最短不到一個月,尤其在2019/6和2020/6,大盤和景氣也偏弱的時候,NBI的反彈時間僅維持一個月左右;因此,NBI自今年6月中旬開始的反彈,至今約持續一個半月的時間了,需留意利多可能已經大致出盡,繼續反彈的時間或相對有限。

 

FDA缺人手,新藥過關數量低

      就FDA近期的狀況來看,FDA從2021年至今就一直缺乏常任專員,而且受到人員短缺和一些地方旅行限制的影響,上半年FDA的批准速度明顯較緩慢,還要關注下半年此狀況是否緩解;假設FDA缺人問題順利改善的話,按照過去歷史全年批准數的走勢,也許有機會加速批准的數量,不過就業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況還尚未好轉,目前不確定性仍高。

 

上半年FDA通過的新藥數並不多

上半年FDA通過的新藥數並不多

 

景氣衰退環境下,生技不一定比大盤強

      在經濟環境不佳時,健護生技類股通常被視為防禦型類股,但生技的防禦能力並不如健護穩定。根據下表,在2020年由新冠病毒引起的經濟衰退下,NBI指數是強於大盤的,此在預料之內;而在2008年由金融危機造就的景氣衰退,生技股表現也相對大盤來的穩健;但在2000年科技泡沫時,生技股反而是遜於大盤的。從三次衰退來看,健護類股中製藥族群都具有較強的避險效果,但生技則需要看衰退發生的原因和型態來決定其走勢。

 

過去三次經濟衰退期間之生技指數表現

過去三次經濟衰退期間之生技指數表現

 

目前市場認為經濟會衰退,是因為全球通膨太高、部分區域能源危機,以及美國升息可能過度激進所導致的企業獲利和個人消費受侵蝕問題;考慮當前融資環境不佳,生技業的成本拉高,有使研發進度受影響的潛在風險;因此即使製藥大廠的資產負債表健康,但在小型生技股的市值明顯下滑狀況下,大型企業短期對於併購計畫恐怕會更加謹慎,下半年生技股的併購題材可能不會太豐富。

 

生技產業波動大,科技產業成長前景更佳

      就以指數角度而言,生技展利多出盡和高估值的問題,恐令短線上行空間有限;而從獲利來看,也要注意美元過強導致的損失,Bloomberg預估今年NBI指數企業獲利為$39.12,但明年恐下滑至$23.25,市場不看好企業獲利成長;最後,考量總經環境較不樂觀,大企業恐怕更傾向併購那些研發已至後期,或有穩定營收的的生技企業,其餘還在努力研發的生技股恐怕還得面臨融資環境惡化和成本上行的壓力。

 

就長期而言,生技股波動較大,意即需要忍受的風險也會更高,投資人對生技股普遍也是採取利多出盡後就大賣的投資模式。另從長期趨勢來看,NBI指數並沒有明顯的向上趨勢,當前點位還較2015年時高峰來的低,相比之下,那斯達克指數以及費半指數即便在今年皆大幅回調2成以上,但當前股價都遠比2019年來的更高,長期有明顯的上揚趨勢,市場也相對看好科技股推動世界進步的前景。(延伸閱讀:市場震盪下,科技市場前瞻)

 

看更多市場解析:

升息下的中長期投資機會-投資等級債市場解析

市場仍不明朗,宜用多重資產策略因應波動

2022年第三季市場展望:稍安勿躁,小心衰退

 

研究報告投資聲明

1.本研究報告由永豐商業銀行提供,資料來源為永豐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所載資料僅供參考,無法保證內容完整性或預測正確性,亦不作任何保證,資料內容若有變更,將不另行通知,客戶投資前應慎審考量本身風險承受度,並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2.投資均有風險,任何投資商品過去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且有可能受市場波動導致本金損失;若申購以外幣計價的投資商品應瞭解匯率變動風險亦有可能導致本金之損失。

3.未經永豐商業銀行及永豐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沿用、複製或轉載本文件之內容。

永豐觀點注意事項
TOP